2023-03-27 10:13:27
三月的江南,風景獨好,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是出游、踏青的好時節。然而還有一種風景,叫“殺風景”。晚唐李商隱曾總結出“殺風景”的十多種情形:花間喝道,苔上鋪席,斫卻垂楊,花下曬裈,月下把火,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往事越千年,這些“殺風景”的情形依然時有所見。幾天前就有一起,某網紅團隊“打卡”杭州信義坊百年櫻花樹,竟然瘋狂搖晃導致大量花瓣掉落,該團隊文明素質之低令人驚詫。
本文專說一個李商隱沒有見過的“殺風景”:“丑書”。在杭州城東北的一處公園,櫻花盛放、桃花含苞、柳絲弄碧、游人如織,看山、看水、看花、看人,莫不心曠神怡。但遇到路燈桿千萬別抬頭,因為這個公園幾乎所有路燈桿都掛了兩幅以古人詩句為內容的書法作品,書法之粗劣讓人瞬間游興大減。
在這個事情上,固然不應過多批評公園的管理方——這些字并非手寫,而是來自互聯網上的“字體庫”,該字體在中國相當風行,經常出現于廣告、海報、電影片名、綜藝欄目……但卻有必要給公園管理方乃至各級政府部門提個醒,在字體使用上,一定要符合漢字的書寫規范、文化內涵和審美趣味,一定要遠離那些“丑書”“怪書”,一定要在遵守漢字規范上起模范帶頭作用。
去年4月,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領域不規范使用漢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重點就是清理各種“丑書”“怪書”,要求按照“誰出版誰負責”“誰制播誰負責”的原則,對出版物、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等漢字使用情況開展全面自查和清理。清理“丑書”“怪書”,絕非不要“百花齊放”,而是要去偽存真、去蕪存菁。藝術欣賞固然見仁見智,但藝術評價依然有最基本的標準,而不是一句“見仁見智”就可以把藝術的標準完全抹殺;有些字體確實擁有強大的市場,但正如有些影視明星的“書法”賣出天價一樣,市場永遠沒資格作為藝術評價的尺度;書法創作屬于個人自由,但進入“字體庫”供人選用則關乎公共利益,必須設置相應的進入與退出機制,以免謬種流傳、誤人子弟。
需要指出的是,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上述通知,僅僅屬于政府文件、也僅僅針對新聞出版廣電領域。鑒于當前互聯網漢字字體庫良莠不齊、丑美不分的現實,很有必要從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的高度,對漢字字體庫進行立法規范,并成立由書法家組成的專門機構來一次全面清理。
杭州是歷史文化名城,西泠印社是中國書法界的一個標桿,尤其杭州正持續擦亮“人間天堂·最憶杭州”金名片,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與全世界“相約亞運”,杭州完全應該做到也有能力做到在公共設施、公共宣傳中展現漢字書法藝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