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6 09:52:54
開花店、開書店、開咖啡店,被戲稱為“文青”們的歸宿。這句話背后有一個隱喻:這三種店賺錢太難了,過于“理想主義”。
巧妙的是,大兜花園隔壁就是書店、咖啡店。三家店彼此緊挨著,相互引流、抱團發展,成為街區的一道風景。
記者在花店蹲點采訪時發現,主打小眾書籍的書店客流量也不錯,咖啡店更是一度座無虛席。
生意來了,自然離不開這些小店為“出圈”做出的一系列嘗試。風格獨特、品味在線、質量上乘……小店為周邊居民生活提供著便利,又憑借這些特質深深走進市民的日常。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由年輕人打理的小店,有著與生俱來的數字化基因,特別擅長運用數字化工具以及社交平臺自我賦能,讓小店扎根于此卻又不局限于此。
生意來了,還離不開經濟復蘇之下消費信心的回歸。今年以來,杭州在拼經濟方面步伐激昂,各項促消費舉措及時有效,小店經濟活力重現。
坐落在街頭巷尾的實體小店,是城市商業的一個微觀。消費復蘇,正是從一家家如同大兜花園這樣的小店開始的。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消費的春天如約而至。
采訪快結束時,一位女士和朋友走進店里,左看看右瞧瞧,最終在花房前選了束小花。她是一位遠道而來的游客,在網上做旅游攻略時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發現了大兜花園。拿著小花束,她在店門口的長凳上拍了好幾張照片,完成“打卡”……
也許,這也是街頭巷尾小店生意欣榮的另一個原因。小小空間,承載著真實可貴的人間煙火,也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可觸、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