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10:53:03
“收費太貴了,還亂扣費”“借充電寶容易,還充電寶難”“掃了充不上電,還回去仍要扣費”……今年兩會期間,一則“關于加強對共享充電寶亂扣費等現象監管”的建議引起了民眾的熱議。
當下,“手機不離手”“手機不斷電”已經成了人們最普遍的需求,共享充電寶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手機用戶的“電量焦慮”情緒。但隨著行業飛速發展,消費者在使用共享充電寶時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收費不規范、價格飛漲、押金未及時退還、售后服務差等問題層出不窮。
共享充電寶市場亂象何時能休?“價格刺客”行為誰來整治?消費者自身權益如何維護?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開始了采訪。
30分鐘充了20%的電,“電量焦慮”有增無減
前段時間的杭州街頭,出現了一份“消費者關于共享充電寶使用問題的調查”。杭州市消保委在杭州市主城區聯合開展了共享充電寶轉向監督調查行動,本次調查共收到1006份問卷結果,涉及市面上以怪獸、來電、街電、美團等品牌為代表的56批次共享充電寶。
1006位受訪者中,對共享充電寶的充電速度表示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人數分別為388位、50位、16位,占總受訪者45.4%。
專業測試數據顯示,用市面上的共享充電寶給手機充電, 充30分鐘電量最多達到20%,充60分鐘電量達到40%左右。部分品牌表現差強人意,要充90分鐘,手機電量才超過40%。
而調查人員在市場隨機購買的品勝等3款充電寶,30分鐘充電量均在30%以上, 效能遠超共享充電寶。
這樣看來,滿大街的共享充電寶對于減輕“電量焦慮”似乎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
對此,杭州市消保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一般情況下,充電寶的充電器在500次充電器后,會有20%到30%的損耗,合格的共享充電寶的保修期限最好是半年,因為加上充電、使用、環境等因素,使用壽命會大大縮短。
被喊“價格刺客”,共享充電寶還需“漲有所值”
回頭想想,共享充電寶告別“1元時代”好像已經很久了。曾幾何時,共享充電寶價格便宜、隨處可借真的給消費者帶了很多便利。從1元/小時的“真香”價格到現如今高達8元/小時的價格,共享充電寶逐漸成為眾矢之的的“錢包刺客”。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至今,共享充電寶每小時的租賃價格從0.5元上漲到了4元,而在一些熱點景區、酒吧等場合,甚至出現了每小時8—10元的高價,為了降低用戶們的“被刺感”,各品牌也將租賃計費標準切換至半小時單價。
杭州市消保委此次調查也顯示,1006名消費者中有71.7%受訪者表示共享充電寶計時收費的合理價格是1元-2元/小時,但在實際使用時,超過七成受訪者表示價格比預期的偏高,普遍價格是2元-3元/小時。同時,84.7%受訪者覺得近幾年充電寶的計費價格上漲厲害,56.0%受訪者表示遇到過在不同場景收費標準不一樣的問題。26.7%的受訪者表示共享充電寶存在未明示或未經同意,過度收集并傳輸個人信息的問題。
記者在現場體驗發現,不同品牌在同一區域的價格存在差異,同一品牌在不同地區價格存在差異,即使同一品牌在同一樓層不同店鋪的價格也有不同。美團(嘉里中心)與美團(子木造型)收費標準就不統一,美團(嘉里中心)上的價格明細里是2.0元/30分鐘,美團(子木造型)上的價格明細里則是3.0元/60分鐘。
價格連續上漲,但是消費者享受的產品能力、服務能力和售后能力并沒有跟上漲價的步伐,產品性能差、充電慢、售后服務差、消費者投訴建議難也成了共享充電寶的“槽點”之一。
此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曾對共享充電寶“出手”,進一步完善了行業定價規則。如與合作商戶溝通協商降價、降低計費單元(從每小時收費變為每半小時收費)、新增“3分鐘內歸還免費”規則等。從實際訴求來看,盡快出臺共享充電寶行業規范、明確定價規則與收費標準、嚴格保護用戶個人信息與隱私,以及完善整個售后服務流程與體系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