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9 12:52:54
“月薪最低一萬元起,另有提成,工作內容請面談?!睖仂o(化名)是錢塘區某高校的一名畢業生,畢業后成了某科技公司的一名新員工。進入公司后,溫靜每天都要在工位上撥打數百通電話,公司還經常組織話術培訓。雖心存疑慮,但在高薪面前,溫靜還是選擇聽從公司的安排,直至淪為網絡詐騙的幫兇……
溫靜的遭遇并非個例,近年來,一些高校畢業生在找工作時誤入歧途,從事了違法犯罪活動,最終被法律制裁的情況時有發生。不久前,一場名為“大學生創業就業刑事風險防控”的研討會在錢塘區舉行,相關職能部門、專家學者、高校和民營企業代表都是“座上客”。
近日,記者對話錢塘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在畢業季即將到來的當口,請他們對大學生創業、就業涉罪現象做一些更具象的解讀。
詐騙罪占比最高,網絡創業就業成為犯罪重點領域
在研討會上,來自北京的專家帶來了一些數據——以“大學生”“就業”“創業”“刑事案件”為檢索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進行檢索,其中,在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期間,共有涉大學生創就業犯罪案例112個(已人工剔除了部分信息缺失較多的裁判文書)。
這112例案件共涉及17種罪名,包括詐騙罪,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罪等。其中,詐騙罪有77例,數量占比為66.4%,是目前涉大學生創就業犯罪案件中的主要罪名。
從學歷來看,涉罪大學生學歷以大專和本科為主,大專學歷占比較高。
從參與程度來看,涉罪大學生在犯罪團伙或單位中一般擔任普通業務員等層級較低的職務,所起作用較小,因此,所受的處罰也相對較輕。
“還有一個情況不容忽視,很多大學生投簡歷的第一步就是上網搜索,但網上的信息往往是真假難辨的?!痹鴧⑴c過錢塘區人民檢察院(當時為“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大學生案件工作專班的宗昊淵說,從辦案實踐來看,網絡創業、就業已經成為犯罪的重點領域,主要集中在電信、金融、互聯網科技、網絡直播等行業。
宗昊淵曾辦理過這樣一起案件,某本科大學計算機系的幾個同學,本想勤工儉學,兼職加入了師兄創辦的一家互聯網小公司,在明知公司從事網上制作、傳播淫穢視頻的情況下,仍參與日常網站維護等工作,直至案發。
“我們調查發現,這些涉案團伙往往有意雇傭涉世未深、初入職場甚至是尚未畢業的大學生,再一步步誘導他們成為網絡犯罪鏈條的底層執行者?!弊陉粶Y說。
涉罪必須“一棒子打死”?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分析
沈穎是錢塘區人民檢察院里有名的“雙語普法達人”,這兩年,她走進過錢塘區不少高校。在沈穎看來,大學生創就業犯罪頻頻發生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畢業生人數連年遞增,就業競爭變大了,另一方面,當下網絡營造的消費主義對年輕人的心理認知影響很大,此外,法治教育欠缺、家庭關心不夠等也是其中的原因。
前不久的研討會上,有專家提出,大學生是社會的“預備人才”,求職涉罪案件應該一案一看,一些主觀惡性較小、情節輕微的案件可以考慮司法處遇輕緩化。
不諳世事的學生因一次兼職淪為犯罪分子的幫兇,“一棒子打死”是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為此,宗昊淵和同事們開了一次會,經過長達數小時的討論后,檢察官們認為,從社會發展、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角度考慮,可以按照當前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這幾名大學生做適當的從寬處理?!捌鋵?,最難的是把握好寬與嚴之間的度?!弊陉粶Y解釋說,首先,對于搶劫、強奸等惡性刑事案件堅持當嚴則嚴,對社會危險性較大的犯罪嫌疑人該捕即捕。
“同時還要綜合考慮每一位涉罪大學生的犯罪情節、主觀惡性、在校表現、認罪認罰情況、退贓退賠情況、前科劣跡情況、幫教條件等要素,判斷其社會危險性,對那些情節輕微的,可以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并設置一年的幫教期,助力涉案大學生回歸正途,重新融入社會?!弊陉粶Y補充說,“當然,對于那些一開始誤入犯罪組織的,但后又被利益沖昏頭腦,積極參加犯罪,甚至成為骨干核心力量的大學生,肯定是要堅決予以打擊的?!?/p>
“餡餅”的另一面可能是陷阱
有些“坑”其實很常見
如何減少大學生創業、就業涉罪現象的發生?此前的研討會上,數位專家學者分析認為,首先,應該提升大學生的創業、就業能力和政府的扶持力度;其次,相關職能部門還要提高對創業、就業信息平臺的監管力度;此外,加強大學生、企業負責人的法治教育也十分重要。
在錢塘區人民檢察院,每一位檢察官都是“校園普法宣講團”的成員,足跡遍布轄區高校?!拔覀冊谛v時,會從避免大學生違法犯罪的角度展開,尤其會重點講解一些容易在求職創業中觸犯的罪名,比如詐騙、職務侵占等?!鄙蚍f說,就近兩年的情況來看,此類案件數量已有下降的趨勢。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由錢塘區人民檢察院牽頭打造的、為大學生職業生涯全周期不同階段量身定制的“法治第一課”品牌,已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開展特色法治宣講50余場。
“并不只有我們一家在行動?!鄙蚍f告訴記者,剛剛成立的“錢塘區大學生創就業法律指導聯盟”搭建了“1+9+14+N”的組織架構,即以“穩就業”為“1”個核心目標,由錢塘區人民檢察院牽頭,聯合區法院、區公安分局、區司法局、區人社局、錢塘科學城管理辦公室等“9”個單位和平臺,以及“14”所高校的就業處、“N”個轄區優質企業共同組建。
聯盟成立后,各單位和平臺將結合大學生創就業不同階段的特點和需求,免費開展創就業法律講堂、高校法律坐診、初創企業結對幫扶、送崗進校園等活動,集機關、平臺、高校、企業四方之力,在法律法規咨詢、企業合規發展、政策扶持等方面為大學生創就業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法律禮包”。
“有一些求職的‘坑’其實很常見,比如高于平均水平的薪資、過低的入職門檻、含糊不清的工作內容、過于隨意的用工簽約形式等等,年輕人在求職時,不能只看薪酬,不顧風險,‘餡餅’的另一面可能就是陷阱?!鄙蚍f還有一些提醒,入職后,如發現自己陷入詐騙犯罪組織,絕對不能有法不責眾等僥幸心理,應當盡可能地保存證據,并及時報案。
除了進校普法和專案專辦之外,錢塘區人民檢察院還在許多方面下功夫,比如聯合相關部門加強對網絡招聘平臺的監管力度,結合類案辦理情況向相關職能部門提出建議,多措并舉推動源頭治理,能動履職護航大學生走好走穩創就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