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8 09:52:13
數字經濟的基礎要素是數據,數據作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之后的新型生產要素,對知識產權保護提出了全新要求。日前,繼開發上線數據知識產權公共存證平臺之后,“浙江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臺”(以下簡稱“登記平臺”)正式上線。該數字化應用為“浙江知識產權在線”的應用場景之一,以申請人自愿為前提,免費提供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公共服務。申請人提出經區塊鏈存證或數據保全公證后,對數據知識產權進行登記,頒發登記證書,可用于數據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和權益保護。
數字化環境下,知識產權侵權問題更為復雜棘手。據浙江省知識產權研究與服務中心研究人員介紹,數據易變動且無形,其權益歸屬不清晰、權益保護舉證難等是當前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的難點。
為此,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知識產權局)聯合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廳、省公安廳等12個部門,研究制定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辦法,開發建設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臺,對“依法收集、經過一定算法加工、具有實用價值和智力成果屬性”的數據實施知識產權保護。
據介紹,該平臺屬于“浙江知識產權在線”的子場景,浙江政務服務網、浙里辦均可搜索登錄,承接數據知識產權的申請、審查、公示、公告、發證等業務辦理,并與浙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等平臺打通,推進數據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通過登記前公示、登記后撤銷和分級分類,該平臺不僅明晰了數據權益歸屬,一定程度上也激發數據處理者創新利用數據的積極性。此外,通過登記信息公告、金融產品創新和全鏈條平臺打通,平臺可以消除信息不對稱,降低數據運用制度成本,發揮數據要素技術特征、經濟特征和市場屬性。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浙江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臺”上線為起點,進一步細化優化平臺的應用體驗,研究制定數據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制度政策及標準規范,系統推進數據創新開發、傳播利用和價值實現,為數據基礎制度構建提供浙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