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4 09:41:42
4月16日至24日,由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以神取形——吳憲生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本次展覽為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之一,分“為時代鑄魂”“為民族立心”“為人民造像”“為生活寫真”4個板塊,共展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吳憲生從藝50年來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165件。
吳憲生,1954年7月生于安徽省寧國市。1978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業后留校任教,1980年結業于方增先、顧生岳任導師的人物畫研究生班。曾任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人物教研室主任、繼續教育學院院長,現任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藝委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浙江國際美術交流協會副主席。
此次展覽所展出吳憲生繪畫作品,集中體現了藝術家長達半個世紀以來的繪畫風格和藝術成就。通過較為全面的回顧與展示,觀者能更為深入地了解藝術家對中國人物畫語言不斷探索與實踐的心路歷程,同時也反映出他熱愛生活、以人為本,用畫筆表達對萬物蒼生的理解和對天地人間的關愛。在他從藝50年的歷程中,為現實主義繪畫和中國現代人物畫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馮遠認為,從展覽中能看到藝術家高尚的情懷、自覺的藝術和勤奮的努力。吳憲生真誠、扎實地表現當代人的精神面貌,反映生活,他的為人、為學、為藝值得當代的藝術家學習。在藝術上,形神巧取、技道兼修、色墨擅勝、筆力沉雄、積厚發新、承領藝脈。他對怎么樣更好地表現作為中心的人民,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嘗試。在為人上,他是大山之子,勤學律己,德范為師,達到了至高的藝術境界,成為他個人藝術成就的卓然風骨。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浙江美術家協會主席高世名表示,在當代中國畫壇數十年間的花樣翻新、風云變幻中,吳憲生的藝術主張極為堅定、極為清明,強調“我們既要與西方拉開距離,又要與傳統拉開距離”。他所實踐的“現代人物畫”是伴隨中國革命而生的新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藝術的精神底色是一種現實主義。吳憲生在中國美院求學、任教的經歷,不僅繼承和發揚了浙派人物畫的筆墨技法和形式語言,更是繼承了下生活、接地氣的繪畫傳統,以深扎現實的信念、對普通民眾的關懷、對日常生活的熱愛,生動地表現了現代人物畫的核心命題——人民的形象。
“讀萬卷書,是理性的認知;行萬里路,才有感性的理解。要真正了解我們生存的社會,必須深入到真實的生活中去?!眳菓椛鷮ι钍冀K抱有熾熱的情感,他長期堅持深入生活,融入生活,從生活當中提出創作的理念。吳憲生關注人、關注生活、關注時代,他筆下的人物畫正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歷史情感精神的寄托。他以古樸厚重、深情飽滿的筆墨語言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時代意義的典型藝術形象,從《古老的傳說》中吹蘆笙的侗族老人到《家常話》里蹲坐攀談的黃土地上的老農;從《大涼山的女人們》勤勞質樸的面龐到《祈愿》中雪山腳下藏族阿婆那虔誠的目光,吳憲生的作品傳達出的是中華民族那種樂觀豁達、積極健康的人生風采,這一個個鮮活的形象充溢著濃厚的生活本味,也塑造出了中華民族的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