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1 12:40:24
3月17日,之江實驗室深度參與的“FAST精細刻畫活躍重復快速射電暴”入選202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位列第2位。該研究發現,重復快速射電暴處在類似超新星遺跡的復雜環境中,這為“精細刻畫”重復快速射電暴的演化圖景奠定了基礎。該研究成果還于3月18日登上了《科學》雜志。
快速射電暴是宇宙無線電波段最劇烈的爆發現象,持續時間僅幾毫秒,卻能夠釋放出相當于太陽幾天甚至一年釋放的能量。由于它的起源未知,科學家們對這個來自宇宙深處的神秘信號深感“著迷”。
此前,科學家們對快速射電暴的起源有過很多假設,但均未得到證實?!爸饕且驗榛诂F有的天文設備,很難直接觀測到銀河系之外的起源細節?!敝瓕嶒炇已芯繉<荫T毅介紹,過去是守株待兔地努力確認對應體,然而由于距離太過遙遠,即使探測到爆發,也難以確定快速射電暴的基礎物理機制。
好在研究團隊依然找到了辦法。他們發現,快速射電暴信號在傳播過程中,偏振特征會受到周邊星際介質的影響?!拔覀兺ㄟ^分析快速射電暴的偏振等特征也能夠推測它所穿過的介質的磁感應強度和電子數密度等信息?!敝袊煅郏‵AST)首席科學家、之江實驗室計算天文方向首席科學家李菂講解了研究思路。
研究團隊利用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和美國綠灣射電天文望遠鏡(GBT)對一組重復快速射電暴脈沖的偏振特征進行分析后,他們發現,樣本集中的快速射電暴暴源所處的環境具有很強的磁場和很高的電子數密度,和超新星遺跡、脈沖星風云的環境特征相吻合。也就是說,這些快速射電暴極有可能處在超新星遺跡、脈沖星風云等環境中。
研究快速射電暴,離不開對大量數據的分析與計算。目前,之江實驗室正在打造基于中國天眼(FAST)的天文智能計算平臺,將借力智能計算與人工智能技術,加速天文領域的科學研究?!袄弥悄苡嬎?,可以深度挖掘觀測到的數據,規?;綔y快速射電暴等天體輻射現象?!瘪T毅展望說,科研人員未必預料得到的創新突破,未來也許就會在智能計算與天文研究的融合創新中涌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