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9 12:47:33
為打破傳統制造產業發展天花板,近年來我市抓住省級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綜合改革試點契機,跨區域集聚傳統產業,分行業推進“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建設,開創發展新模式,形成“智能產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未來工廠”的多層次新智造企業群體,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今年前10個月,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長17.0%。其中,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4.1%,增速分別高于規上服務業3.9、28.0個百分點。
作為省級未來工廠的天正電氣股份公司,“新型小型斷路器智能工廠”偌大的車間里5條自動生產線一字排開,全過程實現自動化、信息化。天正電氣智能配電事業部負責人介紹,早在數年前天正電氣就提出基于物聯網架構的“天正天智”數字化配電解決方案,結合控制技術、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與服務等,將配電系統中的智能設備互聯互通,通過數據分析打造能源管理“智慧大腦”。
天正智能工廠只是我市智造群體企業的一個縮影。當前我市正通過推進智能電氣、鞋革等一批“產業大腦”建設,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如推動智能電氣、皮革制鞋產業大腦市、縣貫通,工業碳效碼、產業鏈預警、跨境電商溯源碼等3個應用場景上線省級門戶;率先貫通新智造公共服務重大應用中涉及的新智造標桿、企業診斷分析、企業培育等多個省級應用場景,并推動包裝工業互聯網平臺、科企通、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等企業場景推廣使用。
面對不斷涌現的數字化成果,我市落實“一個應用+一個理論+一個制度”要求,運用通報督考機制,縱橫協同推動形成實施方案、管理辦法、技術標準等專項制度,形成一批服務實體經濟的優秀案例和調研報告,為更多制造企業實現智造提供路徑和樣本。
隨著智造技術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未來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正嶄露頭角。據悉,2019年-2021年間我市共建成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50家,項目總投資額合計約58.20億元,平均每個項目的投資額為1.12億元。圍繞設計、生產、物流、管理和服務,持續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迭代提升智能化水平,梳理總結并主動輸出所形成的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賦能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