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3 17:15:05
昨前兩天,全國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現場會在我市舉行,各?。▍^、市)和兵團漁業主管部門代表、農業農村部代表、各?。▍^、市)和兵團水產技術推廣機構代表,以及水產專家學者等110人,齊聚溫州,“魚蝦論道”,群策群力,致力推動水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2020年3月,農業農村部部署啟動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包括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水產養殖用藥減量、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和水產種業質量提升等五個行動。
三年來,推動“五大行動”不斷走深走實,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培育“五大行動”骨干基地 1265個,示范面積771萬畝,示范推廣水產新品種100個,骨干基地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實現全覆蓋,養殖尾水實現循環綜合利用或達標排放,水產養殖用獸藥總使用量同比減少9.4%,3年累計減少22%,配合飼料替代率平均達到84%。
昨天上午,在會議現場,浙江、黑龍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南、廣東8省作交流發言。昨天下午,一行人考察了平陽湖嶼稻蝦綜合種養基地、浙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永興基地。溫州深入實施“五大行動”,因地制宜,探索溫州獨特的生態高效養殖新路徑,也引得了行業專家們的點贊。
在平陽湖嶼稻蝦綜合種養基地,稻蝦綜合種養產業是湖嶼村支柱產業,為村民們提供了14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村集體增收500多萬元,推廣養殖面積6000多畝。湖嶼村還積極實施“稻漁+”新型經營模式,發展出小龍蝦“看、玩、釣、吃”休閑漁旅產業。近年來,溫州從原有的“稻蝦共作”模式創新發展出“一季稻兩季蝦”“兩季稻一季蝦”“帆布高埂稻蝦”輪作模式,實現了小龍蝦“繁養分離”養殖技術創新、缽苗標準化壯秧培育機插的作業創新,經濟生態效益凸顯。
一行人走進龍灣永興,在浙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永興基地,浙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閆茂倉介紹,研究所立足溫州,輻射全省,主要開展一蝦(南美白對蝦)、一魚(大黃魚)、兩藻(壇紫菜、羊棲菜)、四貝(泥蚶、文蛤、縊蟶、青蛤)品種選育和繁育工作,系統性構建了從種質資源保存到良種選育、優質苗種繁育再到示范推廣的全鏈條技術體系。如全國首個灘涂貝類新品種文蛤“科浙1號”、全國唯一泥蚶新品種“樂清灣1號”。圍繞南美白對蝦種業“卡脖子”問題,培育出了南美白對蝦“低鹽高抗”和“快大速生”兩個新品系,種質品質已可替代進口種蝦,實現了我省南美白對蝦自主育種零的突破。
此外,溫州全鏈條保障品質提升,護航大黃魚產業。從選育優質27椎大黃魚品種,到一次次改進養殖技術,溫州研發的欄網清淤技術和超聲波隱形網箱等技術,推動洞頭鹿西島建成全球最大、周長384米的“超大型軟體結構無底智能海洋漁場”和“智能無網聲波海洋牧場”。我市深度探索大黃魚品牌打造、形象宣傳、產業融合。去年,溫州大黃魚養殖產量17318噸,產值突破15億元,產量和產值均列全省第一。
市漁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陳堅介紹,接下來,溫州將依托海洋資源優勢,探索深遠海養殖。為進一步推動農民致富,將打造稻田綜合種養升級版,發展溪魚養殖,讓溫州山好水好溢出更好效益。以“五大行動”為抓手,推動溫州水產養殖業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