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11:32:39
7月4日上午,在全省“千項萬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結束后,紹興市立即舉行全市“圖強爭先”重點項目開竣工活動。越城區濱海新區參加本次開竣工項目共33個,總投資405億元。其中總投資100億元以上項目3個,50至100億元項目7個,20至50億元項目13個。
接連舉行的兩場活動,發出了“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強烈信號。我們看到,大平臺、大項目塑造了大發展格局,正在推動越城區濱海新區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產業能級再提升
越城區濱海新區的開竣工項目涵蓋先進制造業基地、交通強省、民生設施等領域。其中先進制造業基地是“重頭戲”。
活動的市主會場與越城區分會場合設在了銀橋路以東、中山路以北地塊,這里是濱海新區電子信息基地項目所在地,面積達695畝,規劃未來5至10年內預計完成投資560億元。
作為代表性的開工項目,也作為集成電路“萬畝千億”平臺的生力軍,濱海新區電子信息基地項目分階段建設,先期計劃投資180億元,形成12英寸晶圓9萬片/月的產能規模,預計達產后年產值90億元以上。項目整體實施后,與已有的集成電路晶圓制造項目構建集8英寸和12英寸整合全流程的芯片和模組代工服務平臺,形成“千畝千億”產業規模。
濱海新區電子信息基地項目發展的目標,是成為世界級模擬類芯片技術研發和大規模生產基地。有關專家認為,該項目的推進落地,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制造端實現自主可控和關鍵戰略性產品供應鏈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代表性的竣工項目是中芯集成三期中試線項目,項目總投資42億元,2022年9月開工建設,2023年2月完成生產線建設并通線,目前處于快速量產爬坡階段。達產后,項目月產1萬片的12英寸特色工藝晶圓制造中試線。項目進一步提升了各類芯片的大規模生產制造能力,補全生產環節,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
以重大項目建設為牽引,越城區濱海新區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為“騰籠換鳥 鳳凰涅槃”、打造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產城融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立足優勢再出發
“敢為善為、圖強爭先”是此次開竣工活動的關鍵詞。當前,越城區濱海新區以進取心態、奔跑姿態、戰斗狀態,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其中,開工項目突出建設進度,持續拉動有效投資;竣工項目突出產能提升,加速釋放經濟效益;重點圍繞補鏈強鏈延鏈,進一步激發產業活力。
啟動的是大項目,謀劃的也是產業生態。
當前越城區濱海新區產業發展積累了一定基礎,坐擁一些優勢,同時也到了中流擊水的關鍵時刻。近日,浙江省2022年度“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建設評價結果正式出爐。集成電路、高端生物醫藥兩大平臺分列全省第二和第四,發展保持優勢,仍有進步的空間。
我們看到,濱海新區電子信息基地項目、中芯集成三期中試線項目均布局12英寸晶圓生產。同樣在布局12英寸晶圓生產的還有無錫。作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先行區,無錫市2022年的集成電路實現產值突破2000億元,約占全國1/8。
梳理發展脈絡,不難發現無錫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歷史悠久,但熱潮并未減退,勢頭反而更猛了。究其原因是鏈主型企業主導下的“抱團式“發展,共享資源、共用配套,達到1+1>2的效果。2022年無錫新注冊芯片企業超過1200家,處于歷史高位。
越城作為集成電路后起之秀,有壓力更有沖勁。在充分認識到差距的基礎上,越城更加清晰自身定位,走差異化競爭合作路線。結合產業變革趨勢和自身優勢,接連引進龍頭企業重點項目,充實集成電路隊伍。
此次濱海新區電子信息基地項目開工后,在中芯、長電、豪威等鏈主型企業帶動下,越城集成電路產業版圖將更完整。產業鏈上下游100多家企業在協同作戰中必能更好融合,釋放出更強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