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4 12:28:34
“吃了這藥就能不用睡覺、精力滿滿、記憶力超群,讓人變聰明,無副作用……”這是張某在網絡上打出的夸張虛假廣告,并向網友販賣這種藥。然而,此種“聰明藥”實為新型毒品,成癮性極大,并且可能抑制生長發育。近日,張某犯走私、販賣毒品罪,被普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一直以來,張某在網上販賣印度藥品為業,常常在各大貼吧、論壇發帖子招攬顧客。去年3月,有個印度人通過網絡聯系上了張某,提出可以為他提供一種俗稱“聰明藥”的國家管制精神藥品,客戶下單后,“聰明藥”可從印度直郵過來,張某作為中間商賺差價。
張某盤算了一下,覺得這樁生意有利可圖就答應了下來。隨后,張某按照往日自己賣藥的方式在網絡上進行大量發帖,稱自己可提供AMD(“聰明藥”簡稱)印度直郵代購。沒多久,就有人向他咨詢買藥,有些人稱自己已經吃藥成癮需要買藥解癮,也有說是為了期末迎考沖刺,甚至有人為了當興奮劑使用。其中,一名來自舟山的買家通過社交軟件聯系到了張某,以750元50粒的價格訂購了一盒藥。
張某隨即聯系了印度上家,以450元的價格進了一盒“聰明藥”,印度上家很快將國際快遞的訂單號和“聰明藥”合照發給了張某。
去年5月,該名向張某訂購的舟山買家收到印度直郵來的“聰明藥”,但他想來想去覺得在網上販賣精神管制藥品是違法行為,便帶著印度直郵來的包裹找到了公安機關。
經送檢查驗發現,這種冠上“聰明藥”、吃了能提升記憶力和學習成績標簽的藥片實為國家管制精神藥品莫達非尼。常應用于注意力缺失過動癥(ADHD)、嗜睡癥、躁郁癥和抑郁癥治療,具有成癮性。
據普陀檢察院的檢察官介紹,張某販賣國家規定管制的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或者精神藥品,應以販賣毒品罪定罪處罰。張某出于牟利目的,向印度販賣人員購買并通過快遞進入我國郵寄給購毒人員,行為符合走私毒品。因此,普陀檢察院以張某涉嫌走私、販賣毒品罪對其提起公訴。最終,張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檢察官提醒,世上沒有“聰明藥”,切勿試圖通過服用“聰明藥”來走捷徑。長期服用“聰明藥”,輕者身心受到傷害,重者構成犯罪,千萬莫要聰明反被“聰明藥”誤。